资讯中心

邀请函丨新基建驱动下传感器又出了哪些新“感知”?

发布时间:2023-12-31 资讯中心 1 次浏览

  的大步已经迈开,并且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由物联网而带动的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慧穿戴、智能医疗等一系列新兴业态应运而生。作为这一系列新兴业态的基础,物联网的感知技术显得格外的重要,在物联网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物联网市场有多大,传感器市场就一定有多大。

  如今,百亿计的传感器被嵌入到诸如智慧交通、农业、汽车和工业机器等各种设备中,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物联网世界正离我们慢慢的接近。随着中国在全球传感器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球跨国巨头纷纷加快在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布局,本土传感器企业亦呈现爆发式增长。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始终致力于纳米半导体材料和纳米功能器件及其在电子信息、光电、传感器芯片及新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现已在SC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他引5300余次,H-index 42。撰写英文书(章节)5章。获得美国专利3项,PCT专利2项,申请中国专利80余项,已授权30余项。担任国际杂志IEEE Transaction on Nanotechnology副主编,Frontiers in Materials编委会委员,是国际电子电工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材料学会、国际X射线吸收谱学会会员,以及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委员,国家纳米标准委员会苏州工作组副组长。承担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2项,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负责人等多项,还参与了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02专项等。于2014年创立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公司专注于先进智能传感器芯片的研发生产,并已建成年产1000万颗传感芯片的生产线。

  清华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学位,香港城市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曾就职于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 Ames研究中心纳米技术中心、NASA Ames研究中心先进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及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兼职助理教授。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全世界内对传感器的“量和质”提出了史无前例、日新月异的迫切需求,发展智能传感器是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所必须的物联网基础器件。未来在智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下,满足感知视、听、触、嗅、味等新型智能传感器,是未来新的竞争焦点和我国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我国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制高点的突破口。本演讲报告将分析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应用中的挑战和趋势。

  张厚新先生为安森美半导体图像感测实验室主管,负责图像传感器的参考应用设计工作。他在图像传感器架构、汽车和手机图像应用方案拥有16年以上的丰富专业经验。张先生此前在豪威科技,英特尔等多家半导体公司任职。他拥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

  图像传感是迅猛发展的物联网(IoT)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宽广的图像传感器阵容,先进的像素技术配以公司在成像领域的经验和专长,解决机器人导引、运动分析、车牌识别、科学研究、家居安防、智能家电、智能照明、可穿戴等多个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成像需求。演讲特别阐述图像传感器在人工智能(AI)应用上的挑战,图像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助力整个行业ECO(Eco System)进行快速精确的决策。

  TE Connectivity传感器事业部高级销售经理,家电和IOT传感器部门负责人。吴志峰先生拥有20年传感器行业从业经验,包括8年传感器工程研发设计管理及12年传感器行业销售经验。曾主导某类传感器在无人机行业,半导体行业,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先应用。现专注于家电,智慧家居,物联网的传感器市场和应用。吴志峰先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由5G通信网络、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广泛赋能各个产业领域,引领中国产业的智能化变革。密集的扶持政策吸引下,千万企业摩肩接踵加入行业变革大军,致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而工业物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交通已率先成为三大先行产业,并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应用需求带动的方向转变。此次会议TE将与您探讨作为各工业领域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基础,传感器在工业物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智能交通三大典型智能科技应用场景中的技术特点及使用前景。同时结合TE领先传感器解决方案,围绕中国传感器行业不断向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发展进行技术分享。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在法国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于2010年加入昊诚电池,与研发技术团队密切配合,致力于服务客户,为客户创新的产品提供创新的电源解决方案。

  物联网专用锂电池需求分析——深入分析物联网行业专用锂电池需求,结合电池结构和性能制定物联网专用锂电池解决方案;

  物联网专用电源方案介绍——揭秘物联网专用ER+电源解决方案和CP电源解决方案的概念与技术优势;

  物联网/传感器电源应用案例分享——烟雾报警、门磁感应等成功的传感器应用电源方案分享。

  赵松作为麦克物联的发起者之一,负责组建业务团队和执行相关业务战略,8年来,积极探索工业物联网产品研制和市场开拓,以麦克在压力传感器领域27年沉淀为突破口,专注于智慧城市供排水监测,智慧消防水管网监测等相关行业,有着丰富的现场应用经验。

  新基建的提出,让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在技术层面,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技术关系紧密。发挥云计算的集约化、虚拟化、服务化、绿色化的优势,建立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是适应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大数据相比,智慧城市的最大不同之处便在于“传感器”。

  随着物联网、工业数字化的高速推进,传统压力传感器也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数字传感器以其标准化数字输出,高效的接入性能,在水表、气表、流量计、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大范围的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李想 博士,南京大学副研究员,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光电传感成像技术探讨研究工作,擅长光电传感成像系统模块设计分析与数据应用。

  曾主持或参与多项装备预先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曾主持开发多项高端光电产品,获得2018年度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产业化二等奖。承担两项电力行业标准和一项国家电网企业标准编写工作,并担任国家电网紫外带电检测应用培训组组长。

  新基建的稳步推进为光电感知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本演讲为各位观众讲解以卫星遥感、超高清成像、三维成像等为代表的先进光电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数据为主线,分享光电感知大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典型应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宜链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博士在无线电技术,微波技术,射频集成电路领域有20余年的研究与工作经历,为国家首批自主培养的射频集成电路专家,论文曾入选ISSCC,承担了国家及各级政府组织的各种重大研发任务及项目。张博士在工业界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射频集成电路的研发技术及产业化,其中大部分已商业化走向市场。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传感器与RFID,低速低功耗SOC,宽带高速高性能收发器等,应用领域主要面向物联网。

  面向物联网的各种需求,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传感器逐步走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功耗设计,能量采集,轻量化实现,SOC集成等等。RFID是物联网的基石和基础,属于最基本的传感器,既可以身份感知,又能轻松实现无线通信。因此RFID+传感成为主流传感器方向和趋势。无需复杂MEMS工艺的传感器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成为首选集成对象。温感RFID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冷链物流电力测温等场景。UHF RFID最大的优点是一次读几百个,但最大的困惑是怎么区分哪一个,RFID+LED应运而生,可应用于光纤/网线维护、档案/珠宝查找等场景。无线能量限制了芯片的能力,能量采集及储能成为扩展芯片能力的必要手段,采取采集储能技术,能轻松实现很多传统无源办不到的事,为下一步集成更多传感器做好了准备。无源蓝牙已出现产品,可以让传感器和手机互通。工业4.0及国家新基建促使更多传感器的集成需求,比如压力传感器(测力)、扭矩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进一步集成MEMS传感器将是一大趋势。随着传感器的增多,调理电路的智能化、转换电路的自主配置,后续包括各种算法ASIC实现,低功耗MCU集成成为必然,解决能力加强,安全加密、简易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成为可能。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81-1877-6570
  • 二维码

    扫一扫
    加好友